首页 >> 律师研究 >> 民事研究 >> 法律基础 >>什么是公证
详细内容

什么是公证

时间:2019-06-25   作者:沛县律师整理  【转载】       阅读

什么是公证

公证制度是国家为了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预防纠纷,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项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

公证是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的活动,公证的职能由国家公证机关依法行使,其出具的公证书具有广泛的证明力,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可靠的权威性。

办理公证,必须由当事人申请。公证机关可以对申请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进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证明。当事人之间有争议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不能申请公证。公证

应当办理公证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是法律、法规规定某些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二十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的,应当到指定的公证处办理公证,收养关系自公证证明之日起成立。”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代管人是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补偿、安置协议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并办理证据保全。

二是按当事人约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的。如双方达成的房屋租赁协议双方认可的在一定期限内应履行的债权债务关系等,为了避免双方不按协议履行,发生纠纷后又无可靠的证明依据,于是约定公证或在协议中规定“本协议经公证后生效”。

三是依照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况。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及事实具有特殊的证明力和生效的约束力,可以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使用。如债务人到期不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不经过审判程序而依据公证书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于依据有关国际惯例条约和协定,公民、法人要在域外实施法律行为或要使在国内实施的法律行为在域外得到承认的,其公证的证明或法律文书一般要经过使用国外事机关的认证,方能在使用国产生法律效力。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87-9636-9160
- 法律咨询
扫一扫,关注网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